DeepSeek探索全新的WordPress-AI插件(支持定制功能)点击立即了解
近日,曾被数码相机淘汰的撕拉片因明星在社交平台晒照而重新走红,并登上热搜,成为年轻人争相囤货的“社交货币”。彩色撕拉片的市场价已飙升至每盒1600 – 2000元,比停产前溢价超过15倍,因此被消费者戏称为“纸片茅台”。
撕拉片是一种即时成像的摄影方式,其核心特点是拍摄后,相纸可从相机中直接拉出,内置的显影化学药剂在相机滚轴挤压作用下均匀分布,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显影成像。撕拉片诞生于1947年,曾是商业摄影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。但2000年后数码摄影兴起,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、2016年停产“撕拉片”相纸。
此次撕拉片翻红,明星效应是重要的引爆点。4月底,鞠婧祎凭借两组撕拉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,刘诗诗、张凌赫、白鹿等多位明星也纷纷拍摄撕拉片写真,形成审美引导。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飙至4.6亿,抖音播放量破7.1亿次。粉丝们发现,撕拉片的过期药水能让肤色透亮、模糊瑕疵,堪称“物理美颜神器”。
除了明星效应,撕拉片的饥饿营销也构建了其稀缺性的符号。撕拉片主要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产,目前市面流通的撕拉片均为过期库存或二手囤货,所以“拍一张少一张”的宣传噱头广为流传。目前全球仅存约50万张过期相纸,稀缺性使得二手市场价格飙升。
伴随着撕拉片持续走红,部分商家甚至推出“仿真撕拉片套餐”,带动门店营收增长30%。不过,对于撕拉片价格暴涨,消费者看法不一。支持派认为显影时的忐忑、撕拉的仪式感,值回票价;反对派则吐槽过期胶片像开盲盒,花400元可能买到废片。有照相馆老板透露,撕拉片相纸2018年就已过期,需冷藏保存,显影成功率仅80%,且“过期越久,色偏越随机”,即便如此,商家仍标注“不退不换”,甚至有店铺用行车记录仪改装相机割韭菜。
年轻人对撕拉片的着迷背后,既有对复古潮流的追求,也有对独特体验的渴望。至于撕拉片的热度能否持久,还需进一步观察。